“只要你去过的世界足够多,任何想象中的生物都能在现实里被发现。”
——《神奇动物百科全书》卷首语
龙篇
(消歧义:西方龙篇、那伽篇、羽蛇篇、虹蛇篇1)
龙是一种强大的生物,它普遍存在于人形智慧生物的传说之中。
历史学家冯小星2认为在人类文明的起源星地球上,曾经真实存在过“龙”这种生物,但他的说法并未得到生物界与考古界的任何支持。
星历456年,生物学家龙龖龘在塔吉贝星首次发现龙形生物的化石遗骸。以此为发端,在银河星内寻找龙形生物的“寻龙纪”拉开了帷幕,寻龙人也成为继图书收集员与历史观察者之后第三个将足迹踏遍全银河系的职业。
现如今,随着《怪奇生物隔离法》的正式废除,幻想生命公司通过基因调制手段制造的龙形生物已经普遍分布在有人形智慧生物存在的星球上,寻龙人这一职业也淡出了历史舞台。
本词条由世上最著名的寻龙人唐明主笔。
形象的演变
在地球的古代传说中,龙的形态并不固定,除了“条状批鳞”之外,其他外形特征随着年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变。
最早的龙形文物,是发现于旧历1982年的一组长约1.92米的猪首石龙堆塑,它属于旧历前6000至前5500年的兴隆洼文化3,是人类已知最早的龙形文物。它整体呈S形弯曲,头部是猪头骨,没有四肢且身材偏扁,被认为是一种鳄形龙。
相同造型的龙还出现在旧历1987年发现的旧历前5500年左右查海文化的查海巨龙遗址,它长19.7米,同样是无四肢的鳄形龙4。
再更晚一点的仰韶文化中发现的龙形堆塑则发生了变化,龙出现了四肢。比如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的旧历前5000年左右的一处墓葬中就出现了一组由蚌壳摆成的、长约1.87米且有四肢的兽形龙。
这一“龙虎”墓中,死者的左侧是蚌塑龙而右侧是虎,也被认为是最早的“四象”构型
在此后的红山文化的玉器中,则以C形龙和玉猪龙为主,较难看出四肢的痕迹。
到了更晚近的二里头文化等夏商时期的文化中,龙的形象基本还是有四肢与无四肢共存的龙,虎头且头上有鹿角,身体逐渐从早期的鳄形与兽形演变为蛇形。
从古中国的周朝开始,龙的形态开始更加丰富,基本确定了头上有角、口边有须、身后有尾等特征。而到了秦朝时期,龙的形象才确定为有四肢、脚上有爪。不过另一方面,在先秦时期还出现了有翼的应龙,被记录在《山海经》中,且被定为创世祖龙5。
到了汉朝时期,龙的形象才算基本稳定下来,被确定为蛇形龙,鳄形与兽形被淘汰。
值得注意的是,汉时佛教引入,佛教中吸纳了来自古印度教的“那伽(Naga)”,而在进入古中国后“那伽”与“龙”融合,被翻译为“龙王”,而古中国的龙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
在成书于古中国东汉的《说文解字》中,龙的形象为“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
唐朝开始,无翼的蟠龙形象出现的频次开始逐渐高于有翼的应龙。
宋朝时,龙的鼻子逐渐定型为如如意一般的形状,以增加祥瑞的寓意,龙发、背鳍及飘尾也成形于宋朝。南宋的《尔雅翼·释龙》6中,则基本确定了一直沿用至今的“龙有九似”之所:“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口旁有须冉,颌下有明珠, 喉下有逆鳞,能腾云行水,护佑一方”7,当然也有“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这样的说法。8
元朝时,龙形象基本被确定,并被沿用至今。
明朝《本草纲目·翼》中这认为“龙者鳞虫之长。王符9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从秦汉开始,龙的形象虽然逐渐稳定,但龙本身却开始发生了更多的分化,除了应龙之外还多了更多的分类。
三国时期的《广雅·释螭》中,龙的形象被细分为四种:“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同一时期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有两角为龙,独角为蛟,无角为螭,无脚为蠋。
南北朝时期的《述异记》10中则增加了不同类型的龙之间的进化链条:“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其中所说的“水虺”指所有水族,也就是水中生物,而“龙”指的是螭龙,“角龙”指虬龙。
元朝时出现了五爪龙,同时当时的元廷开始禁止民间私自使用五爪龙形象以及八龙图和九龙图,并开始将其用在皇家服饰上11。
到了明朝,在《张果星宗》12中提出“又有辅翼,方为真龙”,同一时期的《春秋列国志传》13中则说“蟠龙无翼之龙也,有翼则为飞龙,乃天子之像,吾位居冢宰,与天子差一等,乃是蟠龙也。”14这里所说的真龙、飞龙,值得就是应龙。至此,龙的形象开始与帝王建立起了联系,更是逐渐成为皇家御用15。
到了清朝,五爪金龙16成了帝王的象征,从属国只能使用四爪龙与三爪龙的惯例开始成形。17
可见,中国龙的形象从早期鳄形、蛇形、兽形并用,慢慢演变到了现在的蛇形龙形象。而作为比较,西方龙其实早期更多是蛇形龙,从13世纪开始兽形龙的形象才逐渐增多,并在后来随着信息传播媒介与形式的激变而基本确定为以有翼蜥蜴为底本的兽形龙形象。
能力与习性
龙的能力,就和它的形象一样,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夏商之前的龙具体有哪些能力已经是一个不可解的谜,但殷商时期的龙,大多数是居住在水中,有些居住在山里(比如炽龙),少数是位居天宫(比如应龙),而其能力也与水相关,比如落雨与控水,因此在与降水、洪水相关的祭祀典礼中会出现龙的身影,可即便如此龙也不是这些祭祀活动中的主角。同时这一时期的龙也具备飞行的能力。
有趣的是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我们发现龙是可以被人饲养的,比如豢龙氏便是以饲养龙为生计的人被夏皇帝所赐的姓氏18。在孔甲为夏皇帝的时期,一位名叫刘累的人向豢龙氏学习了养龙的技艺后为孔甲养龙,并让孔甲吃了龙肉,从而获赐了“御龙”这一姓氏19。由此可见,殷商时期的龙的能力并不是很强,有些甚至还成为了人类圈养的家畜。
到了先秦时期,龙开始更多地住在了天上,但其职能基本上是神的坐骑,以及将人接到天上的功能。
到了汉朝,龙的能力基本上包括能自由改变身体的大小、长短、粗细,能隐身,能飞天,也能入水(见《说文解字》相关词条)。
而后随着佛教的引入,中国龙的能力与地位也开始与印度教中的那伽开始融合,“龙王”这一概念便是这一时期出现的,连带着龙也开始成为包括海洋、湖泊、江河等水域的主宰,控水能力也有了极大地增强,这些都是印度教中那伽的定位与能力。相应的,在求雨等祭祀活动中,龙也成为了主角。
至于喷水、喷火、召唤闪电这些神通,则要到明朝时的龙才会掌握,而这要归功于明朝发达的小说业。
因此,我们可以说最原始的龙是主要住在水中,但也可以在山里甚至空中活动,它能潜水也能飞行,拥有一定的控制水的能力。
至于后期的龙的能力,部分源自那伽,部分源于小说家,我们就不考虑了。
现实世界的龙
塔吉贝龙
塔吉贝龙被发现于塔吉贝星。
塔吉贝星是一枚地表重力高达地球三倍的中高重力星球。
它拥有一个致密的大气层,其中富含二氧化碳、氩气20与氧气,以及少量的甲烷、氨气与二氧化硫,密度高达120千克每立方米21。
塔吉贝星富含水,海洋面积占全球面积的55%,大陆分为两个主要的大陆与三块大岛,地质活动频繁,经常会发生火山喷发,这让整颗星球的大气活动较为剧烈。
星球上的植被系统非常发达,且有多种高达百米以上的类树本植物,形成了庞大的森林系统。这些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甲烷与氨气并产生氧气,这点和地球上的植物类似。地表与海洋中的陆生与水生生物也都非常丰富,空中生物却非常罕见,目前仍存活的是一种类似翼龙的六肢生物,拥有一对翅膀与四条后肢,翼展高达10.2米,四肢握力惊人,且爪内有连接毒囊的管道。
塔吉贝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塔吉贝星古生物,从化石分析来看,应该存活于距今100万年前的古代。这种龙全长约55米左右,且躯干如蛇一般呈长条状,直径约5米,拥有一对翅膀与一前一后两对肢体,翅膀翼展大约80米,宽大约10米,组织结构是什么、有没有羽毛这些目前都还不清楚。
塔吉贝龙的骨架非常有趣,与地球上的常见生物完全不同。它的躯干部分由207块脊椎骨节通过球窩关节相连而成22,而每个骨节呈“工”字形,主体是扁平的骨板,骨板内是神经束腔,左右两侧在末端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延伸。往下的部分会收缩成一根向内弯曲的肋骨,从而形成腹腔;而往上的部分也会收缩,但没有形成类似肋骨的形状,而是形成一截较短的骨板。因此如果只从骨架来看,会让人联想到地球上远古时期的剑龙,只不过骨板被安排在了身体的左右两侧。
从对化石的分析来看,在背部两侧骨板中间的部分其实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气囊,且每个骨节背腔内的气囊彼此之间都是不连通的,通过一根神经束统一控制。
除了拥有巨大的气囊,考古学家们还发现塔吉贝龙的肌肉异常发达,应该拥有极强的爆发力。
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搞不清楚这些气囊的用途到底是什么,而且对于塔吉贝龙翅膀的分析也表明它的翅膀根本不足以支撑它的体重在空中飞翔,这对翅膀的作用更像是为了滑翔而非飞行。
直到行星气象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了塔吉贝星的演化历史后,塔吉贝龙的气囊用途与是否能飞行才有了一个较清晰的答案。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100万年前的塔吉贝星的大气层存在明显的分层结构,其下层空气富含氩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以及甲烷,混浊且密度较高,被称为“浊气层”;而上层空气以二氧化碳、氨气、氧气为主,密度较小,被称为“清气层”。浊气层的厚度预估在1500到2500米,而清气层的厚度则在6500到8500米。这种独特的空气结构源自很长一段时间内塔吉贝星的板块运动集中在两块大陆的交界处,而那里有一座极高的火山,其火山口甚至超出了大气层,从而将大部分地质活动带来的对大气的扰动都直接送入了太空,使得大气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而这一局面在100万年前的一次陨石撞击中终结,撞击导致板块运动转向,新形成的大量火山尤其是海底火山导致整个大气结构被破坏,分层结构也就不复存在了。
而在这种分层大气结构下,太空古生物学家认为塔吉贝龙可以利用其发达的肌肉来弹射身体,再利用气流与翅膀滑翔到高空,进入清气层,让气囊中充满密度轻了很多的清气后返回浊气层,从而实现在浊气层的自由飞翔。甚至于,有化石证据表明当时应该存在高度超过500米的巨大类树本植物,这些植物可以作为塔吉贝龙飞入清气层的起点。
当然,随着两层大气的结构被破坏,塔吉贝龙也就丧失了飞行的能力而只能滑翔,而且由于重新混合后的大气平均密度低于原本的浊气层,导致塔吉贝龙在新时代的滑翔能力显然高明不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它们在此后的不到1000年内就几乎全数灭绝了。
更有趣的是,塔吉贝龙的化石表明在它的颈部位置,连接气管与口腔的是一圈特殊的肌肉群,它们非常结实且肥大,内侧存在严重的角质化现象,角质层里富含白磷等易燃元素,结合浊气层中较高的甲烷与氨气含量,太空古生物学家认为塔吉贝龙应该可以通过摩擦这两组肌肉来引燃空气从而喷火。在视野受限的浊气层中,塔吉贝龙的这种喷火能力应该更多是为了吸引其他生物而非攻击,类似地球深海中的鮟鱇鱼23。
塔吉贝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现实存在的龙形生物,它拥有飞行与喷火的能力,但目前尚不清楚它是否可以潜水,也并不认为它能行云布雨。而且它的存在严重依赖于塔吉贝星100万年前的特殊大气结构,是人类目前已知宇宙中绝无仅有的存在,因此也就不可能存在于地球上了。但它的存在让人们发现,或许人类古老传说中的龙这种生物真的存在于宇宙的某处。
塔吉贝龙也被称为“寰宇第一龙”。
卡罗特龙
卡罗特龙生存于节网星。
节网星以其表面广泛存在的纵横交错的网状地质结构而得名。这些结构以高耸的且几乎单一方向的绵延山脉为基础,这样的山脉有两组,分别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其中与赤道夹角较小的被称为“纬脉”,而另一组被称为“经脉”,两组山脉构成的线圈之间的夹角在70到75度之间。经脉与纬脉恰好都有20条,将整个星球表面划分出了近800个菱形的网格区域。
关于这种结构的起因,目前行星学家们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但主流猜测是早期同时两颗差不多大小的巨大陨石撞击节网星导致的这一奇特地貌,但能形成如此高耸的山脉也是相当地不可思议。
节网星的地表引力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是一枚典型的低重力行星。
但它的大气层却比地球大气层还要致密一点,密度大约是地球大气的1.05倍。空气成分以氧气为主,氧气含量高达45%,其后是氮气与二氧化碳,以及非常少见地含有大量的氪气24。
由于这些山脉都非常高,所以节网星的每个网格中的气候都有其独立性,而整体上又有统一性,是非常独特的一种气候系统。因此节网星的高空可以存在席卷全球的飓风,但每个网格中却可能存在一边暴雨倾盆而另一边却和风旭日的迥异气象奇观。
而卡罗特龙便存在于其中靠近赤道的一个网格中,并能通过其飞翔的能力进入周围的若干网格进行捕食。
在这个卡罗特龙的原生网格(太空生物学家将非全球性生物所主要聚集的网格称为该生物的“巢格”)中,水源稀缺,以沙漠为主,只有两个较大的绿洲中有水。且这个网格的地表温度非常高,据行星地质学家分析,这是因为这里的地壳非常薄,地下不远处就有一个庞大的岩浆腔室。
由于节网星的大气富含氧气,而其上的原生生物呼吸的也是氧气,因此这些生物的代谢率普遍高于地球上的原生生物,因此体型也往往更大25。
卡罗特龙的身体非常柔弱,可以在其自身肌肉控制下较大程度地改变横截面形状。它的骨骼同样是中空结构,且非常脆弱,经常发生被自身肌肉挤断的情况。但它的脏器显然已经进化得非常适应这种情况了,脏器的外膜相当结实,不会被自身碎骨轻易刺穿。
卡罗特龙同样是长条的蛇状,长约20米左右,横截面的宽和高都在0.5米以内,躯干覆盖了一层鳞片,反光度较高,且能在肌肉控制下快速震动从而发出一种独特的嗡嗡声,这些鳞片构成了卡罗特龙独有的发声器官。它的头部类似狮子,有一圈浓密的鬃毛,而嘴部突出如马,两个眼睛长在脸的两侧,在中间存在视觉盲区。眼睛下方的下颌区域有两束长长的须。
卡罗特龙的身体内同样有着大量的气囊,但和其他脏器共同存在于狭长的腹腔内而不像塔吉贝龙那样存在于独立的背腔中。卡罗特龙体内的气囊总共有多大18个,左右对称地分布在躯干内。这些气囊都能通过泄气孔直接将空气排出体外,也可以通过内部气管将空气送入气囊之间的肺叶,卡罗特龙的肺叶分布在气囊周围,被厚重的肌肉所包裹,数量多且每一片都很小,并不构成独立的肺脏。
因此,卡罗特龙的气囊既是呼吸器官,也是它的重要的飞行器官。
事实上,由于气囊被强壮的肌肉包裹,因此当这些肌肉用力快速收缩时,这些气囊便可以向外喷出高速气流,这些气流甚至最高可达每秒300米26。
当然,这样的速度并不足以让卡罗特龙飞起来,它能够飞起来还因为它会让自己的身体变成一种类似机翼的梯形,然后通过快速扭动身体来获得额外的升力27。更重要的是,卡罗特龙非常善于捕获上升气流来顺路滑翔。
事实上,卡罗特龙口部后方两侧的那两组须,每一组由8根须构成,每根须长5到8米,其上充满了对空气流动非常敏感的绒毛,用来感知气流。这些须既是卡罗特龙的听觉器官,同时也是它的气流感知器官,正是靠着这些须它才能在网格四周的山脉附近发现足够的上升气流,进而飞离巢格,进入其他网格。
事实上,卡罗特龙在自己的巢格中的竞争力并不强,是多种不能飞行但动作异常迅捷的大型猛兽的捕食对象。但在周围的网格中,缺少天敌尤其是缺少空中竞争对手的卡罗特龙却是顶尖的捕食者。
节网星虽然并不缺乏空中猎手,但卡罗特龙凭其灵活的身体往往可以将其他鸟类生物缠住后通过撕咬并注射毒液来制服对方,有时对于身材娇小的其他鸟类,卡罗特龙的甩尾都是致命攻击。
卡罗特龙独有的攻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它的气囊喷射,它会在气囊中分泌一种麻醉性的液体然后将其高速喷出,形成一片麻醉雾。而另一种攻击方式则是将口腔内毒囊分泌出的毒液吸入自己体内,与胃液混合后通过挤压气囊的肌肉群挤压胃部而喷射出,这是一种具有腐蚀性的毒液,对其他生物甚至对卡罗特龙自身都极具杀伤力。这两种攻击方式让卡罗特龙成为节网星的空中霸主。
但卡罗特龙因其冷血的特性,无法靠自身来孵化蕴含下一代的蛋,而只能将其埋在巢格的沙堆中,利用地热来孵化,这也决定了卡罗特龙无法离开巢格太远,故而没能称霸整个节网星。
同时,必须利用地热来孵蛋的特点也是卡罗特龙这个种群非常致命的弱点。在它所在的巢格中有一种被称为地龙的蚯蚓状软体生物,它们能在沙中快速串行,并以卡罗特龙的蛋为食。这种沙龙是卡罗特龙的天敌,而且卡罗特龙几乎对此毫无办法,只能通过多生蛋来提高存活率。
因此,卡罗特龙的数量一直不高,再加上它的巢格位于靠近两极的地方,是人类较晚探索的区域,所以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能发现卡罗特龙的存在。
另一方面,最早的人类探索部队在发现卡罗特龙后发生了一次本来可以避免的与它们的大规模冲突(卡罗特龙的颤鳞声中恰好包含了一部分能引起人类脏器受损的次声波28),导致大量卡罗特龙被屠杀,这进一步加剧了卡罗特龙的生存危机。
目前卡罗特龙在节网星只剩下不足1000条,而且每年都在以10到20条的速度减少,已经被寰宇科学监管会列为濒危物种。
柯比龙
柯比龙生活在梅克纳星,那是一个地磁场非常强大的特殊行星。
梅克纳星的直径大约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地表引力则只有地球的十分之一,但它的内核却异常活跃,拥有高速自转的铁质核心,且自转轴保持长期稳定,因此它的地磁场非常强大且稳定,大约是地球平均磁场强度29的2000倍,是一枚非常特别的低重力强磁场行星。
其上的生物都是硅基而非碳基,其骨架以硅-镍合金为基础,一般都呈扁平状,非常坚硬,但同时质地也很脆(相对本地生物而言,对人类而言可一点都不脆)。
它们的肌肉组织是一种硅基的弹性记忆材料,施加不同的电压与温度可以在多种不同的基础构型间快速切换。而它们的大脑则是由硅片与硅粒构成的立体结构,并且还能通过发光组件实现跨层通讯,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立体芯片架构。但从解剖结果来看,梅克纳生物的大脑中并没有统一的时钟,且不同部分之间在处理不同事务时可能会发生不同频现象,因此这种生物经常会发生癫痫、记忆混乱、精神错乱甚至人格解离,这也解释了这颗星球上的生物经常出现的不合理行为。
柯比龙是梅克纳星上最大型的生物之一,而且是唯一可以飞行的梅克纳原生生物。它有两只用于猎杀的前肢,而通过解剖发现它们曾经也有后肢但已经退化,只剩下两只用于辅助控制方向的尾鳍。一只成年柯比龙长5米,这在梅克纳星上已经算得上是庞然大物了,而它的前肢较短,大约只有0.5米,前端有三只爪,非常锋利,能剖开几乎所有梅克纳原生生物。
柯比龙一般宽约1米,高则只有0.6米上下,横截面看起来接近椭圆,表面有硅质鳞片,在遭到攻击的时候起到了类似感应装甲的作用。鳞片之下的躯干,被记忆陶瓷一般的肌肉所覆盖,而它的骨架通过肌肉连接,彼此之间并不存在类似球窝关节这样的联结结构,因此柯比龙身体的扭动范围非常大,还能做出意想不到的剪切式扭动,但缺点是它的肌肉群方向非常固定,使得它的身体只能在水平面内扭动,而很难朝上与朝下扭动。
它的头部有两个眼区,其中的复眼能感知从无线电波到X射线相当大范围的电磁波,即便是在梅克纳生命中也算得上是“视野开阔”了。其头部有一张类似鳄鱼的扁平吻部,以及用作电磁探测的树枝形胡须(梅克纳星没有空气,所以胡须也没法飘动),再加上整体颜色是暗紫色,因此柯比龙看上去颇为吓人,仿佛来自冥界的幽龙。
柯比龙的飞行能力源于它的一项特殊生理结构,那便是它全身的血管是非对称分布的,动脉都集中在左侧,静脉都集中在右侧,因此随着其泵血器官的运作,铁质血液便在它的身上形成了稳定的电流,从而产生了强大的磁场,与地磁场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互斥作用,这便是它能悬浮在空中的秘密。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柯比龙只能生活在南极地区。
有趣的是,在北极地区并没有发现相同原理的“反柯比龙”。
柯比龙不但可以产生用于飞行的稳定磁场,还能控制体内血液流动来形成局部小区域内的电磁爆,这对其他梅克纳生物甚至人类的电子设备来说都是一种相当致命的攻击手段。而相应的,如果将柯比龙掀翻,令其腹部朝上,则它非但会失去飞行的能力,还将再也无法翻过来,只能在那里等死。
因此柯比龙基本都生活在离地面其他生物较高的空中,只有在需要捕食的时候才会俯冲到低空。
查姆雅龙
查姆雅龙生活在龟星,这颗星球最初是由其特产的美味的巨大陆生龟形生物而得名的。
龟星有着庞大的水资源,海洋几乎覆盖了80%的地表,这也导致它的空气中充满了水汽。再加上大量的一氧化氮、二氧化碳与臭氧,这导致龟星的温室效应非常严重,地表温度常年在50度以上,非常不适合人类生存,虽然这里的水资源是周围几个殖民空间站的生活生产所必须的。
另一方面,龟星的地磁场也很强,虽然不如梅克纳星,但依然达到了地球磁场的500倍。而且龟星地磁场并不稳定,和地球一样会出现翻转,翻转周期大约是1000到1万年,可以说是非常频繁了30。
和柯比龙一样,查姆雅龙也是利用磁场来飞行,但和柯比龙使用血液流动产生磁场不同,查姆雅龙通过吞食磁性矿物来让自己飞起来。
事实上,查姆雅龙会咬碎矿石,然后将其中不含磁性的部分吐出来,将含有磁性的部分吸纳进一个特殊的胃里,这个胃不参与消化,只负责存储磁性矿物。这个特殊的胃还能将磁性矿物通过可以快速蠕动的管道运输到身体的其他地方,并能调整方向,从而让查姆雅龙拥有了浮在空中的能力,这种能力原则上比柯比龙还要强,因为后者调整方向的能力很差,所以只能生活在特定区域。
但查姆雅龙的身材也是所有龙形生物中最小的,成年查姆雅龙的体长也不过1米左右。而且它的横截面宽度与体长的比也是所有龙形生物中最大的,大约有0.3米,再加上扁平的头颅与吻部,查姆雅龙是一种鳄形龙而非蛇形龙。
与其他龙基本算是捕食者不同,弱小的查姆雅龙是吃素的被捕食者,利用磁性矿物来飞行的能力正是它在漫长的逃亡生涯中进化出来的特殊能力。甚至于,本地的一种类人的猿形生物还被发现掌握了饲养查姆雅龙的能力,并能将查姆雅龙作为交通工具来实现飞行,从这点上来说查姆雅龙倒是颇得殷商龙族的遗风。
林克龙与蛟龙
这两类龙曾经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龙,但后来发现其实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形态。
林克龙与蛟龙都生活在弗斯特罗星,但蛟龙生活在弗斯特罗的海洋里,尤其是深海中,而林克龙则是一种飞翔在空中的龙形生物,因此才让人们一直误认为它们是两类不同的生物。
弗斯特罗星是一个硕大气态行星而非地球这样的固态行星。但和很多气态行星不同,弗斯特罗星拥有明确的表面31,上方是氦气、氢气与烷类与烯类气体,而下方是液态氢为主的“海洋”。
但神奇的是,在弗斯特罗星的海洋中,存在固态氢包括金属态与玻璃态氢为主构成的浮岛,它们可以稳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随后逐渐融化在液氢海洋中32。
除此之外,弗斯特罗星的内核活动非常丰富,整颗星球存在着非常剧烈的电磁活动,以及被剧变的电磁场所带动的洋流,以及更加重要的物质流。
因此,弗斯特罗星以这些浮岛为核心,发展出了非常奇妙的生态系统。绝大部分弗斯特罗海洋中的生物都以金属氢为骨架,烯类与炔类的分子长链构成肌肉,从而拥有强悍的游泳能力。而蛟龙就是这些极端生命中体型最庞大的一类。
当然,即便是体型最庞大的蛟龙,最大身长也不过1.5米。
蛟龙的头部与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蛟龙非常相似,但却是由固态氢构成的,在光线照射下看上去非常晶莹剔透宛如一件宝石艺术品,这也导致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偷猎者不断捕杀。
而且,蛟龙拥有强大的电磁感应能力,可以改变身体周围的电磁场从而影响洋流,因此它真正拥有控水的能力,经常会通过控制周围的水流涌向自己的嘴部来捕食小鱼小虾。
蛟龙在弗斯特罗海洋中没有任何对手,是真正的霸主。但由于它的体型巨大,因此游速不快,所以不得不长期生活在生物较多的深海地区,非常靠近弗斯特罗星的固态层,那里充满了固态氢、甲烷冰等各种固态物质。当然,蛟龙时不时也会游到海洋浅层,可能是来嬉戏的,也可能是来换换口味的。
而在弗斯特罗海洋之上,是厚达80公里的、主要由氢气、氦气、烷类气体等构成的大气层。这些气体的密度极大,流速极高,且存在六大气旋控制着整个弗斯特罗大气层。在这样的大气层中,也存在少数有机生命,它们基本都具有扁平的身体,由玻璃氢构成纤细的骨架,并在其上覆盖非常薄的分子长链。这些空中生物非常善于利用气流来移动,并且以彼此为食,甚至会以同类为食。它们主要栖息在气流相对稳定的空中区域,不少还会驻足海洋表面的小型固态氢浮岛,少数经常会来到大气层顶端,以阳光为能源。
林克龙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活动范围从海天交界处一直延伸到太空边境,但即便强大如林克龙也不会接近大气旋。
人类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存在这些空中生物,因为在整个弗斯特罗的大气层中,能被它们作为食物的生物非常稀少,数量根本不足以支持物种的稳定繁衍。而且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没能观察到这些空中生物是如何生殖的,它们仿佛是完全凭空出现的。但考虑到弗斯特罗星非常庞大,大约是木星的1.5倍,因此没能观察到也不足为奇。
同样,弗斯特罗海洋中的生物也存在着大量的谜团,比如人们似乎从来没观察到老年的海中生物,尤其是蛟龙,似乎从来都不曾衰老过,只有蛋、幼年与成年三种形态,死亡似乎是瞬间发生并瞬间将蛟龙撕碎了一般。
直到人们后来发现,林克龙等空中生物其实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物种,而是海洋中生物在生命最终阶段的一种特殊形态,这才揭开了整个弗斯特罗星球生态系统的神秘面纱。
以蛟龙-林克龙来说,蛟龙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会不断吞食各种其他生物,然后将这些生物在自己的身体内不断反复地加热、加压、凝结,最终在自己的身体内将金属氢加工成了玻璃氢,并最终孕育出了林克龙。而当林克龙最终凝练而成后,蛟龙的使命就完成了,此时它会上浮到弗斯特罗海洋的表面,在一场壮烈的自主爆体中将林克龙送入空中,剩下的躯体则化为海洋与空中其他生物的食物。
因此,林克龙是蛟龙-林克龙生命的第二形态,它们在大气层中不断飞行,寻找合适的同伴。在林克龙生命的最后阶段,两只甚至五六只林克龙会抱在一起落入海中,然后潜入海洋底部,并在这个过程中将彼此的身体溶解后张开,同时操纵电磁场来吸聚物质,以大家的骨架为基础凝结出一枚蛋,从中孕育出新的蛟龙。
这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生命循环过程,其中蛟龙阶段可以长达100年,而林克龙阶段则长达50年。最后重新凝结成蛋的过程还要额外花10年左右,因此蛟龙-林克龙的完整生命周期长达160年。
由于蛟龙特殊的商业价值,在寻龙人找到它们之后的不到一百年内,蛟龙的数量便已经降低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数量。林克龙的数量虽然没有立刻锐减,但整个趋势不容乐观。有行星生物学家认为,弗斯特罗星的生态环境可能已经遭受了不可逆的破坏,因为蛟龙的遗体是整个弗斯特罗海洋表层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而林克龙在全球环游过程中也起到了将其他像它这样的两阶段生命的种子传播到其他地方的作用,类似花粉传播者。 因此,寰宇科学监管会正在积极推进将蛟龙-林克龙列为濒危动物,但却受到了来自人类商贸联盟的强力反对。
蕾拉阿龙
严格说来,雷拉阿龙并不是一种生物,而是一种现象。
它生活在天神星,其名字得自最早买下这颗星球的一位富豪(后来买卖星球不再合法,这种现象也就不存在了)。天神星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和地球非常类似。它的空气成分与地球几乎无异,地表引力只比地球小了0.03%,自转与公转周期也基本和地球一致,唯一的区别就是它的直径是地球的1.3倍,以及气候更加稳定。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它都比地球更加适合人类居住。
但这里的原生生物非常强悍,无论是行动力、攻击力还是防御力都胜过了人类,虽然不存在人类这样的智慧生命(但有人在山谷中发现了文明遗迹),可对普通人类来说依然是过于危险了。
尤其是在人类刚刚到达天神星后不久,与天神星原生生物之间的冲突就不断,且人类方面死伤惨重,不得不采用军事级武器来对原生生物进行清剿才能在其上建立基地。
而雷拉阿龙是在人类殖民地建立之后很多年才出现的一种现象,且最开始还被认为是幻觉或臆想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具体来说,雷拉阿龙是一大群昆虫汇聚而成的一种群落现象,且最关键的是,这个虫群中往往含有不止一种昆虫,而是有五到十种不同的昆虫。
它们仿佛接收到了特定的命令一般,会在单个人类或者一小群人类来到特定地点后一跃而起,对人类发动攻击。
在攻击过程种,所有这些昆虫都会以极近的距离一起飞行,但却几乎不会发生彼此之间的冲撞,形成一根长逾20米、宽仅1米的、不断扭动的龙形群体。而且由于彼此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因此如果不仔细看,根本不会认为这是一个虫群,而是一条蓝灰色的长龙——当然,具体颜色会因为昆虫构成的不同而有差异,但基本以蓝灰色为主,偶尔会有很红的虫群。
随着昆虫组成的不同,这种虫群的能力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当阿拉贡虫达到一定数量时,这个虫群会将包裹其中的所有物体快速啃食干净,即便是用钛合金打造的外骨骼装甲也不在话下;当修格斯虫达到一定数量后,这种虫子体内的电原细胞33能令虫群拥有释放小规模闪电的能力;当虫群拥有一定量的赤红色的马格努斯虫后,其甚至可以产生令人防不胜防的次声波与超声波攻击;最有趣的是当马格努斯虫与拉格努斯虫都达到一定程度后,原本被认为没有危害的拉格努斯虫能释放出一种温度高达90度且具有极强刺激性的辛辣味液体34;银白色的修普诺斯虫则能产生低温环境,虽然无法像拉格努斯虫那样“吐出火焰”,但凡是修普诺斯虫构成的雷拉阿龙经过的地方,气温都会降到接近冰点。
因此,从能力来说,雷拉阿龙是最接近神话传说中的龙,但很可惜的是,它并不是一条“龙”。
关于雷拉阿龙现象的起因,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有人说是这些昆虫都被人为控制了,而控制的人要么是某些想要夺取天神星的人类,要么就是天神星的原生智慧生命,只不过它们因为种种原因不想露面。当然,也有持盖娅论观点的人认为,这是天神星的星球意志在控制虫群。
最近一次雷拉阿龙的目击事件发生在星历574年,五条不同能力的雷拉阿龙共同袭击了人类居住地,最终导致人类永久放弃了天神星。
波旬龙
对于这种龙的存在性,目前还有争议。
它并不生存在某颗行星上,而是生存在黑洞喷流中,甚至有人声称在黑洞吸积盘里也看到过它。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太空与黑洞喷流这两个环境中都不可能存在生命,但的确有人拍摄到过波旬龙在黑洞喷流中露面的视频与照片,因此其存在性似乎毋庸置疑。
在第一次明确的观测事件中,那条波旬龙长达一光年,且花费了10年完成了一次调头,与宇宙学家所用的观测器完成了一次史诗级的对视。
此后这样的事件又在其他几条黑洞喷流中被观测到,让人们相信应该不是喷流物质恰好组成了一张龙脸这么巧合的事情。
有人认为波旬龙是其他时空膜中的生命在我们所处的时空膜上的投影,黑洞喷流因为其巨大的能量使得这种投影容易被观测到。但也有人相信波旬龙就是生活在黑洞喷流中的、以高能粒子为食的龙族。 对此,科学家们束手无策,毕竟要进入黑洞喷流检查波旬龙可是一件送命的活。
- 西方龙即Dragon,词源是古希腊语中的Draco(巨蛇);那伽为印度等南亚国家传说中的蛇神,随佛教进入我国后和我国的“龙”融为一体,但实际上只能算是蛟龙;羽蛇神是中美洲传说中的神,可以控雨,也能为中美洲带来玉米;虹蛇神这是澳大利亚土著信仰的神,同样司掌农业与天气。 ↩︎
- “冯小星”这个名字化自“马小星”,而马小星是《龙:一种未明的生物》一书的作者,曾任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以及《上海滩》杂志编辑。当然,真实世界的马小星不能算是历史学家。 ↩︎
- 兴隆洼文化是位于内蒙古与东北地区的一个距今约8000到7500年的新石器时期人类文明,早于磁山文化、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 ↩︎
- 发现于1987年的辽宁阜新查海遗址石堆塑龙被誉为“中华第一龙”。查海文化和兴隆洼文化同属新石器时期早期,两者存续时间有大量重叠,而在文化形态上则有明显差异。查海文化是红山文化的源头,被誉为“玉龙故乡,文明发端”。 ↩︎
- 应龙的形象与同期的龙形象基本一致,但多了一对五彩羽翼,且龙鳞为黄色,故又被称为“黄龙”。在当时信仰中,应龙也负责创世与救世,到了宋朝则增加可以灭世的能力。同时应龙还生下了麒麟与凤凰,并被认为是龙之祖,故也被称为祖龙。传说中,应龙帮伏羲创造了八卦,帮女娲补天,帮黄帝战胜蚩尤、夸父和炎帝,更帮大禹治水。 ↩︎
- 《尔雅翼》与《尔雅》都是古代辞书,前者可以认为是后者的增补。而有趣的是,在《尔雅》中有详细记录凤凰的形态,但却没有关于龙形象的描述,故在《尔雅翼》中增加了龙形象。 ↩︎
- 类似观点在同一时期的书画鉴赏家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也有。 ↩︎
- 持这一观点的如同时代的画家董羽。 ↩︎
- 东汉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
- 由南朝祖冲之所著,对,就是那位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而《述异记》是一本类似《聊斋志异》的记录鬼异故事的小说集。 ↩︎
- 《元史》中记载:“帝初禁民间服麒麟、鸾鳯、白兔、灵芝、双角五爪龙、八龙、九龙、万夀字,赭黄等物。”而在元之前只有在《周礼》中提到的皇家九章与十二章中所规定的一系列纹饰中将龙纹与其他神兽纹饰一起并列,并没特别突出龙形象与皇家的关系。 ↩︎
- 成书于明朝的一本中国传统星命学著作,有“星学鼻祖”之称。 ↩︎
- 又名《东周列国志传》,明朝嘉靖、隆庆年间由余邵鱼编撰,后经明末冯梦龙改编与清乾隆年间蔡元放编评而成。它和《武王伐纣平话》一同后来被成了志怪小说《封神演义》的原型。 ↩︎
- 也是从明朝的小说中开始,龙才逐渐成为皇族的象征,并逐渐演化出了中国用五爪龙而属国只能用四爪龙、三爪龙的传统。这也是习俗源于脑洞的一个生动案例。 ↩︎
- 元朝宫廷所用御物多是无翼的蟠龙,而明朝虽承袭元朝大统,但宫中用物上的龙纹等形象改回了汉朝以来的应龙形象。 ↩︎
- 五爪龙指的是有四肢且每个肢有五个爪子。五爪金龙原则上应该是应龙,因为应龙是真龙。同时无翼的蟠龙开始被认为是“就差升天的真龙”。 ↩︎
- 这里要强调一下:“龙的传人”这个说法始于1978年,以台湾音乐人侯德健所写并谱曲的著名歌曲《龙的传人》为发端,后1980年由李建复翻唱后火遍台湾校园,1985年与1988年两度登陆央视春晚后传唱大江南北,至此才形成了“龙的传人”的说法。在此之前、明清开始,龙一直是皇室的象征,普通人并不能自称为“龙的传人”;而在元明之前,龙与帝王之间的联系也不够紧密,彼时的中国人也不会自认为是“龙的传人”,它只是众多神兽之一。 ↩︎
- 有人认为其实豢龙氏不是饲养龙而是祭祀龙的,但这点目前没有其他的佐证。 ↩︎
- 记录在《国语》中: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姓(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 ↩︎
- 惰性气体,原子量为40,无色、无味、无毒,在工业中常被用于焊接。 ↩︎
- 大约是地球大气密度的100倍。 ↩︎
- 这个设计与真实世界的蛇的脊椎骨的形态是相同的。 ↩︎
- 鮟鱇鱼,又称琵琶鱼,生活在深海的一种发光鱼类。它有一根常常的肉质突起,顶部是一个发光囊,这个发光囊中富含发光细菌,用来在深海中通过发光来吸引其他鱼类从而捕食。 ↩︎
- 也是一种惰性气体,无色、无味、无嗅,常被用作气体激光器、等离子腔、粒子探测器、灯泡或发光管的填充气。 ↩︎
- 作为比较,恐龙盛行的时代,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差不多在35%左右,高于现代大气中的氧含量,从而允许像恐龙这样的拥有更高代谢率的大型生物的存在。 ↩︎
- 目前人类通过自身身体创造的最高运动速度是羽毛球运动中杀球的吉尼斯纪录:时速506公里,也就是每秒140.5米。 ↩︎
- 这个设定的原型是地球上真实存在的金花蛇,它的身体就能如此变形,并通过弹射来滑翔10多米。 ↩︎
- 这是真实存在的一种声波危害。次声与超声都有可能导致人体脏器或者神经系统的受损。 ↩︎
- 地磁场强度大约是0.22到0.67高斯。作为比较,一个强一点的冰箱贴的磁场强度大约是100高斯。 ↩︎
- 作为比较,地球的磁场翻转周期大约在45万年左右,不过每次翻转之间的间隔其实差异很大,比如最近一次翻转大约发生在78万年前。 ↩︎
- 很多气态行星的大气与其液态本体之间是连续过度的,没有明确边界。 ↩︎
- 这些是气态行星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形态,有理论认为木星中可能也有金属态与玻璃态的氢。 ↩︎
- 这是电鳗体内用来发电的一种细胞,可以产生电势差,广泛分布在电鳗的肌肉中。 ↩︎
- 现实世界中有一些昆虫的确拥有改变温度的能力,比如有些飞蛾在飞行过程中其胸部位置会产生高温。当然,达到90度这个的确是脑洞了。 ↩︎